位置:>> 文章正文 返回

什么是手足口病?

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0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高发。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02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为轻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多在一周内痊愈;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的病例)可发展为重症病例,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03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口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04预防手足口病,手卫生是关键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