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章正文 返回

《茶经》陆纳:招待宰相也只用一杯清茶

陆纳,字祖言,东晋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春意萌发的清晨,先泡一壶新茶,再从陆羽的《茶经》说起。   1200多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在杼山妙喜寺寓居30多年,以毕生精力撰写了茶叶研究专著——《茶经》。《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人的品性引用到茶中,在关注物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为其加入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而《茶经》的第七章,讲了陆纳杖侄的故事。   陆纳是三国时名将陆逊的后代,在东晋时曾担任过太守、吏部尚书、仆射、散骑常侍和尚书令等许多重要职务。他不但为政清廉,在生活上也十分俭朴,从来不奢侈铺张,向来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以俭德著称。  

陆纳升任太常,转任吏部尚书,加封奉车都尉、卫将军。宰相谢安非常敬重他的人品,便打算去他家拜访。谢安是何许人也,陆纳当然知道,那不仅仅是朝中权势显赫的大人物,还是开启一个时代的传奇。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兵力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对于这样一位贵客,陆纳似乎并没有做什么接待准备。他的侄子陆俶知道这件事后,觉得这是攀附权贵的好机会,便自作主张悄悄做了准备。谢安到了,陆纳只用清茶与水果招待。陆俶见后,赶忙呈上丰盛的饭菜,山珍海味一应俱全。谢安走后,陆纳痛斥侄子:你不能给父辈增光添彩,反倒玷污我清白的操守!盛怒之下,杖责陆俶四十。在陆纳看来,俭以修身、廉以养德、不事阿谀是他一生做人为官的道德坚守,侄子铺张浪费只为讨好上司,是对家风的破坏,对品行的玷污。  

陆纳担任吴兴太守期间,一心为老百姓办事。连朝廷规定的俸禄也不领取,所用粮食都由自家奴仆从家中运来。不久,他又奉召担任左民尚书,兼任州大中正。准备启程应召时,有人来请示需要准备几只装载行李的船。陆纳说: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等到出发时,他所携带的只有衣被包袱,其余财物全都封存交还公家。  

后来,陆纳升任尚书仆射,又被任命为尚书令。他恭谨勤恳,固守正道,始终不渝。当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政,委任众多小人。陆纳遥望宫阙叹息:这么好的家,你想弄坏它吗?朝中大臣都非常钦佩他的忠直。   

陆纳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茶经》所推崇的,正是这种清俭的文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