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章正文 返回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骆海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学期继续接手四4班语文教学工作,四个月下来,感触颇多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55名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但多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两个学生基础很差,如杨超颖和谢志军。在拼音方面:学生对声母,韵母辨认得不够明确。在生字方面:学生对字体结构不甚明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决定从头做起。最终期末平均分达到了86.7分。

  二、教学进度要求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我循序渐进,一边复习,一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 教学方法措施

      (一)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我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了学习规律。

      (三)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我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行了强调,规定学生首先熟悉生字词,然后细读文本。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

    我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特别在三月份参加了学校语文组的课文朗诵大赛,获得二等奖。

       除此之外,我特别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智慧的艺术,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