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章正文 返回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花烂漫展新“研”

                   ——中山市育英学校语文组教研活动

四月,春意渐浓,教研之花迎风绽放。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育英学校语文组开展了“提质增效”公开课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主题,以年级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推出一堂展示课,旨在打造语文教研共同体,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育人水平。

   一年级的许县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荷叶圆圆》。这是一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几段话语,展示了夏天池塘的美丽。整节课的氛围轻松,老师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充满赏识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爱意,富有诗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片1

 

陈晓文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的《小马过河》,这堂课中,陈老师紧紧抓住教学目标“读课文,讲故事,悟道理”去教学,运用演、讲、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讲故事,明道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多动脑筋,勇于实践。她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

图片2

 

三年级吴泳诗老师执教的是《火烧云》。吴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来设计课堂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她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教学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的特点。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图片4

 

四年级谢荣玉老师执教了《海上日出》一课,谢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中,她以景物变化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关键词句去感受日出的壮观。结合听、说、读、写、看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展示了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感,感中悟”的过程。

图片8

 

李裕玲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两茎灯草》。李老师借助课外的人物形象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结合原著走进文本,深入挖掘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故事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一个吝啬守财奴的形象。李老师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感受语文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图片5

 

六年级颜华利老师执教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颜老师围绕单元主题,紧扣学习要素,结合六年级综合性学习“奋斗的进程”阅读分享会进行设计,整堂课贯穿指导学生“如何当好红色故事宣讲人”。新颖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的情感体验,更让学生深刻感悟文本中的人物品质。“我是红色故事宣讲人”这一环节,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图片6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课后,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对课例进行研讨。首先由六位授课老师自评,阐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以及对本节课的反思。接着,由蔡小琴、陶敬花、吴智慧、邓海玲、蓝妃、陈文姗六位评课老师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分别对展示课进行了评价。最后由孙会芝老师对本次教研课做总评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她希望全体语文老师能成为一名有语文味的老师。

图片7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本次教研活动为语文老师们打开了一扇窗,相信老师们能透过它看到窗外更加美丽的风景,并努力打造更生动、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撰稿:麦巧  一审:孙会芝  二审:颜华利 三审:董湘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