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章正文 返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颜艳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去世九年后,回忆、怀念鲁迅先生写下的文章,体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深怀念。当上完公开课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本次课堂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我认为主要做好了以下六点:

   一、精心准备,锁定教学目标。为了能在时间和内容理解上很好的把握,我在上这篇课文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这个单元的课文一共4篇,两篇是鲁迅先生写的,另外两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写的。我在上课之前已经把这三篇课文都上了,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全面的了解鲁迅先生,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更好的去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的一些有着特殊含义的句子。我还认真学习了《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材解析,并且结合我们平时必做的《新课程学习辅导》中的相关习题,我确定了本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攻破的重难点。

二、利用情感渲染,引起共鸣。学生不是无情物,只是未到动情时。在教学中,我用音乐和图片来配合导语,创设浓浓的悼念情境,使学生在课始就对鲁迅以及文章产生浓厚兴趣。我想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本文的基调是低沉的、悲痛的。我认真阅读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感受到作者对伯父的深深怀念。我想既然是伟人,只有作者一个人的怀念是不够的,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应该引起更多的共鸣。于是我找了巴金的《悼鲁迅先生》,文中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讲课到结尾处,得一定让感情得到升华。我想要摘读巴金先生的这篇悼文,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利用这样的结尾,让鲁迅先生的精神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继续发扬下去。

三、通过概括标题,提高能力。学生是一幅未着色的画,是一首未谱完的曲。在小标题的拟定中,我引导学生将书读通,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认为在此环节中无须照本宣科,更不必让学生答出预设小标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思考内容,以学生概括总结的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为板书内容。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我授课时,训练了一下关于小标题的拟定方法。虽然孩子们在四年级课文《小英雄雨来》和《夜莺的歌声》中已接触到并训练过了。心想这一次如果在《少年闰土》中再练习一次,我想在公开课中,孩子们对小标题的拟定应该不会很难,这样重点就能很好的突破了。

四、重视文人精神的培育

本单元是一个人物单元,内容是“走进鲁迅”,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身上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上课前,我们每节语文课前的成语故事,特定为“匹夫有责”,首先就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氛围,接着在课堂中,我引用清朝爱国诗人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动声色的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最后通过师生共读,深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优秀品质。正是有了像鲁迅先生这样的爱国人士,他们的大爱,他们的前赴后继,才能成就今天的中国。所以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就要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在中国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时刻记住:有国才有家!天下兴亡,我有责任。

五、借助课前准备 增强理解。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一项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情况。我特意让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制定的一份有关鲁迅的手抄报,再一次的走进鲁迅先生,更全面的了解鲁迅,这样更能很好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感受鲁迅先生身上的优秀品质。这其实是对五年级上册“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个方法的延续与推进,体现了不同难度的文章,资料发挥的作用不同。文本中的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语言上表达也会有些差异,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收集和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时代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徐若涵的精彩回答出了“碰壁”和“四周黑洞洞的”这些含义深刻句子的解释。他就是通过借助相关资料很好的完成了课堂上的问题。

六、善用激励教育 活跃课堂  一堂活跃的公开课,离不开老师的适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是我课堂上的一个优点,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的鼓励他们,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节课,班上举手的学生有百分之九十,大概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都参与了回答。学生参与就意味了学生已经融入到课堂,已经走进了文本。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虽然本次课堂整体比较满意,但一些细节没有把控好,没有达到我预想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上控制依然有点欠缺,主要是在板书的时候,我为了节约时间,没有把本课的重点小标题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其实当时时间是够的。

二、在同学们拟定小标题的时候,学生虽然很积极,每一件事情的小标题都拟了好几个,我没有带着同学们深入的分析如何挑选最合适的那一个。方法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照顾到班级其他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虽然有朗读,但是通过读中感悟,这个环节落实得并不是很好,基本上都是在快速默读,全面朗读,老师引读。我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读出对鲁迅先生的那份爱戴之情,在朗读中创设情境,能真正的做到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四、最后一点就是我在备课时已经设计到了,在关注阅读时一定要与习作相关联。这也是本单元课文需要重点讲解的,我本来想在总结全文的时候,把作者在这篇课文中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还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主观情感,通过迁移把作者的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而我在这点上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把握好。

每一次的公开课,总会有遗憾,这些遗憾都源于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严谨,达不到高效课的标准。另外,我还觉得我的课堂不够稳,我喜欢那种娓娓道来,喜欢那种有条不紊,喜欢教师的那份淡定和优雅,我想尽快进入到那种教育的状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课堂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反思都能更清楚的认识自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