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林婷老师的公开课简报
12月2号,我校数学组的林婷老师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为《认识公顷》。本堂课邀请了学校领导和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前来听课。
林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她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林老师所讲授的《认识公顷》,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都有突破,教学程序层次分明。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下面浅谈本节课的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程序。
一、说教法
1、探究体验教学法
对于“公顷”计量单位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经历直接观察、想像、发现、交流、体会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平面与事物相结合的观念。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的大小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此,林婷教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了许多现实素材,比如:自己所在的教室,自己学校的操场,中山市区内的风景区。通过这些现实的生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借助课件呈现的直观景象,通过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活动,从而建立1公顷的表象,发展空间概念。
二、说教学程序
林婷老师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思路拟订为:复习相关的旧知识、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七个环节,努力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1、 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
例1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北京故宫、世纪花坛、华佗山公园、紫马玲公园的面积,这些面积都是以公顷为单位的。这样安排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心向、营造学习氛围。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一些问题,什么是1公顷?1公顷有有多大?什么时候用公顷作单位,此时,林婷老师就仅仅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赶快让学生把自己心理想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此时也就产生了解决这些疑问的迫切愿望。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
1公顷有多大?,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安排初步感知、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1)、 告诉学生1公顷有多大。
在学生知道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后,例1就直接揭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他们是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像出边长100的正方形,这是学生对1公顷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还要让他们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获得对1公顷的初步体会。
(2)、 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单位换算)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算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这是公顷与平方米的进,安排学生自己计算的目的是:第一、算式100×100是根据1公顷的概念列的,通过计算进能巩固概念;第二、体会1公顷确实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用他们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比平方米简便;第三、教给学生记忆进的方法,一旦遗忘,可以根据概念列式算得。
3、联系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
从熟悉的场地推想1公顷,能加深对1公顷的印像。
多媒体教室是学生本节课所在的地方,林婷老师让学生们站起来环视该教室,估算出这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是130平方米,林老师帮助学生计算出来,大约有77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才有1公顷。足球场也是学生熟悉的,通过学生计算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知道它比1公顷小一些。此时学生表示出惊讶的表情,说明学生已经开始深切的体会到1公顷的大小。
4、尝试练习,巩固深化。
有人说:“不巩固的教学就像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林婷老师安排了3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1、单位换算的练习,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2、利用面积的公式和公顷的知识来解决应用题。3、介绍中山的人文景观,此题通过当导游来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更加深刻的体会到1公顷有多大,还能体会到究竟多大的区域需要用到公顷来作单位。
5、本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6、课外延伸:
“1公顷的绿荫可以相当于189台空调全天的制冷效果”、“1公顷的的湿地每年释放氧气600千克,吸收二氧化碳900千克”、“种地能手1公顷收玉米15000多千克”等等,通过此类型题,林老师让学生组内讨论,从该题目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对于此环节的设计,林老师很巧妙的将数学的思想升华了,这是很成功的一步。从此题中,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之外,还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三、评课小结
《认识公顷》是一节概念课,林婷老师成功的将抽象概念具体形象化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教学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林婷老师在本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复习相关的旧知识、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七个环节,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通过这节汇报课,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学校数学组的教学实力,学校领导也给予我们数学组高度的认同和赞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数学组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拟稿人:李金花 、 梁艳。审稿:何德军。摄影:崔清兰。
20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