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您现在的位置:>> 教研空间 >> 低语组/教学心得 >> 文章正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

                                      教师:刘国辉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写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针对本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 能正确流利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4.能够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时,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哪些是学生明显知道的信息,哪些是需要老师课堂上引导提升的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引导,突破重难点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最多的方面。

一般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大概过程是: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2、再读注释,理解词义,3、联系上下文,逐句翻译,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5、背诵全文,体悟内涵。

一、整堂课下来,觉得呈现比较好的方面:

1、首先我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齐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从课题入手,抓住一个“戎”字,理解“戎”的字义,联系上下文解读课题。

2、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小古文,最后全班一起学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体会王戎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理解意思,读中领悟道理。

3、小古文故事性很强,适合表演,于是我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阅读、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将书本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从读到悟,由悟到说,从说到演,进行语言实践,内化语言,真正体会到王戎的机智、冷静。

4、最后设置当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

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略嫌不足,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解还有难度。我的时间把握不够充分,过渡语不够自然,缺少背诵的部分。

2、从教学的方面上,朗读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读得较少,朗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

3、在于课文的讲解上,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够,学生不够入情入境,在读上感受到的文言文的趣味不够。其次,教学不够生动,过于追求全面,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和感受。这是一篇以孩子为主人公的文章,故事还是发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我虽然用情景剧的形式,学生表演,从中感受体会,理解了文意,但是表演过后没有评价,也没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他的玩耍中的发现,结合文章,得出结论等等。

4、在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这一环节时,学生对于概括并提炼出哲理性的语言做得不够到位,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教改措施

1、如果再上这篇课文,我会设计更优的方案,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增加背诵默写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小古文,此外再加入比一比,抽奖等小游戏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

2、学生对于概括并提炼出哲理性的语言做得不够到位,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举例子时,我要更加注意自己语言精练和大方得体的教态。

3、上课节奏太快,学生明显跟不上节奏。处理读这一环节时,方法太单一,形式太枯燥乏味,不管我怎么强调读得重要性,学生也不太买账。在后期的反思中我懂得了“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要有层次,还要把读得方式处理得轻松而且巧妙一些。比如,让学生自读后再由同学间互相纠正,或者由读得好的同学带大家读,老师引读,同学间比赛读,老师和同学比赛读,打着拍子读,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除了方式要多样,还要注意朗读方法的教授、停顿,比如重音等,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有成功的信心,才能越读越有趣。

4、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5、正如新课程所提倡的那样:“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起到主体的作用,让他们插上翅膀,然后放飞。这是新课程中应有的理念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过于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特点和感受的结果,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多动脑筋,真正在备课时就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生真正感到趣味的高质量的课堂。

 

下一篇文章:
审核状态:已通过
网友评论: (字数限制在1000字内) 14949人次浏览, 已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
·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腾讯评论发表的言论,腾讯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验证码: 插入表情 提交留言

Copyrights © by 中山市育英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证书:粤ICP备10055012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769号
电话:13380883322 076088283118 E_mail:yuying999999@163.com 技术支持:中山市育英学校信息中心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珊洲村校前街3号 邮政编码:528437
QQ在线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