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家长学校 >> 亲子沟通 >> 正文

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关爱别人?

 

问题呈现

孩子从小不知道关爱父母和长辈、同伴,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性,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如何引导孩子从小关爱别人呢?

问题回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幼儿关爱别人、善于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情地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为以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基础。父母要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培养幼儿有爱心,关爱父母、同伴的良好品质,这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一、父母要关爱陪伴孩子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微笑,爱抚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作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陪孩子游戏、聊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二、父母要注意言传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父母可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奶奶站着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并主动让座给老奶奶;邻居老人生病,父母可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献上一份爱心……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同情、关心、帮助他人,以后自然就会学着关爱他人了。

三、父母要创设孩子奉献爱心的契机

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这些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家长要善于创设和捕捉让孩子奉献爱心的契机,比如在“三八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安排任务,要求孩子在家为女性长辈做事:给奶奶喂饭,给妈妈剥橘子吃,给外婆洗脚……孩子会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奶奶,外婆的爱。小小的举动里就融入了孩子浓浓的爱。此外,孩子的爱也可延伸到家里的其他人。父母持之以恒的爱心培养会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根,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作为父母只要用爱的氛围去熏陶孩子,用爱的情感去浸染孩子,用爱的实践去帮助孩子学会表达爱、表现爱,孩子就会接过爱的接力棒,将关爱带给更多的人,而孩子自己也将收获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