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点多、面广、传播链条复杂。秋冬季节也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为防范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戴口罩,要坚持
进入秋冬季节,无论身处室内、室外,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进入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等人员聚集场所时,主动扫场所码,配合测温验码、查验核酸证明、全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在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正常佩戴情况下,口罩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如果潮湿了应立即更换。换口罩时应选择通风、没有人群聚集的场所,换完口罩后要进行手消毒。
测核酸,一米距
异地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应主动向当地报备行程不得隐瞒,主动接受当地“落地检”,按规定次数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做到“四个不得”:不得组织或参加线下会议、线下教学、授课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得参加聚餐、婚礼等社会面聚集性活动;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请积极主动参加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配合查验。核酸检测时全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采样前30分钟不要饮食,采样中要配合医务人员要求做相应动作,采样后不要在采样点逗留,也不要在采样点丢弃废弃物,离开后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讲卫生
及时清洁双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请记住“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
常通风,不可少
提倡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温度适宜时,可使窗户常开。
少聚集,不扎堆
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购物时,注意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分餐食,讲礼仪
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物品。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不随地吐痰。
有症状,早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打疫苗,很重要
今年以来,全球流感发生率大幅上升,季节性流感传播风险加大,为防范流感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更要注意个人防护不松懈。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还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的应抓紧接种、加强免疫。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勤锻炼,强免疫
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摄入健康优质蛋白,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