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知识殿堂 >> 语文天地 >> 正文

修改病句的方法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⑵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⑶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⑷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⑸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⑹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⑻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检查长句子是否有毛病一般用缩句法,对于较长的句子,修饰成分多,不易看出毛病,把修饰、补充成分去掉,留下基本部分就便于检查了。如:“翻滚的乌云和滂沱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缩句后变成:”乌云和大雨倾泻下来。”“乌云”是不能倾泻下来的,就很容易看出是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在修改过程中,一般将句子毛病用删、补、调、换的方法改过来。

附:修改下列病句

游览

⑴今年暑假,我旅游了黄山。(搭配不当)

滔滔不绝

⑵他讲起话来连绵不断。(用词不当)

⑶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重复罗嗦)

 

微风

⑷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狂风向岸边驶来。(前后矛盾)

⑸全校老师和班主任都和我们一起参加了文艺晚会。(概念混乱)

⑹在这次秋季运动会上,开得生气勃勃。(成分残缺)

⑺老农把钻进口袋的狼抡起锄头打死了。(词序颠倒)

一场

⑻昨天傍晚下了一天雨。(不合事理)

成为

⑼每个同学都应该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缺少成分)

张芳

⑽张芳和李明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指代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