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陈巧云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一、三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能力较强。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本学期我打算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状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得以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
1、因数与倍数
(1)认识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关系,学会找某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2、5、3倍数的特点,会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判断,同时认识奇数和偶数。
(3)认识质数、合数,能说出100以为的质数有哪些。 了解数的奇偶性。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产生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及读写方法,并学会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之间的转换。
(3)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和简单应用,
(4)约分,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并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5)通分,包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通分的意义和方法。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6)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
3、分数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图形与几何
包含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1、 观察物体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爆出相应的几何体。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2、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公式。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公式。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认识,掌握它们的体积公式。
(4)单位的转换,包含体积单位的转换,容积单位的认识和转换。
3、 图形的运动
包含认识旋转的三个要素,画旋转后的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这里只有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要使学生掌握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方法,并会根从前的知识进行对不分析。
(四)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探索图形”和“打电话”。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的过程,经历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2、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4、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5、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吃透教材,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
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探索——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6、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后进生转化
(一)原因分析:
从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的成绩显示,两个班学困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成绩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部分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记忆力弱,数学基础知识打得不扎实,加之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等,本学期在教学中将继续开展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
(二)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4、提供表现机会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 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
(九)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