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也相信,董卿所说的“什么样的人”绝非“读的什么大学”或“什么学历”,而是将“做人的高度”作为“什么样的人”的评价标准。所以,教会孩子做人,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
今天家长们一味追求考高分、考好学校和唯成绩论的短视行为,针对家长们的“教育焦虑症”,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真的想好了吗?
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我们用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期待与要求,家长的行动或孩子的表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关于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最真实想法。根据我的了解,我大致归纳了一下:
· 就是要从小严格要求,必须考上重点大学。
· 在国内上好大学没戏,早点出国留学。
· 孩子从很小开始就上钢琴、美术、围棋、书法、英语等等各类
· 兴趣班,说是培养兴趣,其实是为升学选学校铺路。
· 逼孩子学钢琴——因为看到了郎朗的成功。
· 逼孩子学台球——因为看到了丁俊晖的辉煌。
· 逼孩子走演艺路——因为看到了明星们的风光。
· 上高价私立幼儿园,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 买天价学区房,为上重点中学打下基础。
· 高考报志愿,忽略孩子兴趣,着眼于能找好工作和工资高。
· ......
这些都是我在跟家长的长期接触中所搜集到的信息,这里不存在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标准。但是给我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思路,从短期来看是学习成绩,从长期来看是经济利益,对孩子“成才的期待远远高于希望孩子“成人”的初衷,颠倒了“先成人后成才”的顺序。
应该给现在还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以警醒,因为你们刚有宝宝时的美好愿望与初衷一定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么简单,不是吗?可是在社会大潮的裹挟下,在不由自主的攀比中,爸爸妈妈们的初衷一点点被蚕食,发生微妙的变化,加进了太多“功利”的成份,把自己的很多主观意识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又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于是“亲子关系”出现了危机,家长(尤其是妈妈)患上了“教育焦虑症”——我之所以奔70岁的人了还闲不下来,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还有很多焦虑的妈妈们到我这里来寻找“救命稻草”,而我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到大家。
下面咱们看看大家都在焦虑什么:
①健康焦虑:
孩子太胖,正长身体的时候,又不能不吃;孩子过瘦,光吃不长肉;爸妈稍矮,担心影响孩子身高;不好好吃饭,总得追着喂;走路比同龄孩子晚;说话比同龄孩子迟;体质弱,经常生病......
②性格焦虑:
孩子性格内向,家长希望孩子活泼外向;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家长希望孩子内敛安静;孩子脾气急,性格暴躁,与父母冲突不断;孩子是慢性子,永远不着急,家长会因为他的磨蹭而着急上火......
③能力焦虑:
孩子交往能力差,不合群儿;没有反抗能力,经常受欺负;语言表达能力稍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让老师告状;动手能力不行,做什么都得家长帮忙......
④入学焦虑:
孩子该上幼儿园了,选择幼儿园焦虑;选定了以后,孩子第一次离家更是诸多的焦虑——孩子哭不哭?吃饭好不好?午觉睡不睡?喝水少不少?孩子受没受委屈?——如此等等让妈妈的心时刻放不下;后面还有升学焦虑,上小学、升初中、考高中......孩子一路成长,家长一路的焦虑。
⑤学习焦虑:
孩子不爱上学、贪玩儿、上课不会听讲、不能自觉主动完成作业、阅读能力差,不爱看书;字写不好、计算能力差、考试粗心大意......总之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脸上无光。
⑥其他焦虑:
孩子说谎了;从幼儿园拿回小玩具了;对人没有礼貌;发脾气时爱摔东西;有暴力倾向,爱打人;开始顶撞父母了;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家长管不住......
我为什么用了很多的“省略号”?因为家长们表现出来的焦虑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就以上这些焦虑,也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是很多妈妈找我倾诉烦恼时一一诉说的,也有一些是家长们在相互交流、控诉自己的熊孩子时,被我偷听来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适度焦虑并无害处,例如学生在中高考前都会有一些焦虑感,只要不过度,就不会对考试有什么影响。
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尤其是第一次做父母的爸爸妈妈,面对一些事情会不知所措,也属正常。但是在我看来,今天父母们的焦虑有些是没必要的,我称之为“自扰型”,有些是自己造成的,我称之为“自找型”。
自扰型:本来没什么大事,家长小题大做。
比如孩子在幼儿期都会犯一个“错误”,从幼儿园里把一个什么小玩具、小积木装在衣服口袋里带回家了。老师发现后往往认为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上升到品质高度,我的小孙子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3—6岁的幼儿大脑还是一张白纸,他们完全没有“所有者”的概念,也就是说“玩具是谁的”他们并不十分清楚,更没有“偷拿”的意识,只不过是喜欢,还没玩够,回家接着玩而已。回家后家长只要耐心讲讲道理,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们都会高高兴兴地送回去。家长们,有必要困扰吗?
自找型:为孩子焦虑的问题根源在家长自己身上,也就是说孩子的毛病是您给养成的。
比如说妈妈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那是因为家长(尤其是老人)包办代替太多了。我曾经在微信上发过一篇感慨,我去加拿大美国一个月,回来发现6岁的小孙子像变了一个人,不但自己的事都自己干,还抢着帮妈妈做家务,瞬间长大啦。想想我过去一面大包大揽地干着,一面埋怨孩子自理能力差,这烦恼不就是自找的吗?
孩子不爱看书,阅读能力差,反省一下,爸爸妈妈有看书的习惯吗?孩子脾气暴躁,跟家庭氛围有没有关系?孩子没有自信,是不是我们的指责太多了?我最近接手了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就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在学校没一天不犯错误的。老师采用了各种惩罚措施,请家长是家常便饭,而爸爸的管教方法就是暴力——打。就在这位父亲严重焦虑的时候,我主动介入了(职业病,没办法),因为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由于老师很多欠妥的做法,使得孩子在学校、在同学面前没有了自尊,加上爸爸的暴力,孩子也没有了自信。一个不到8岁的孩子,在这样的挤压下成长,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而我能想到的就是,青春期孩子有反抗能力了,老师、家长都将是他反抗的对象,面对那时候的叛逆,家长一定会败下阵来。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我与这位父亲的一次长谈,让我认定了一个事实:孩子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的焦虑是自找的。仅一点,孩子在6岁前是老人带的,爸爸妈妈没有很负责任地加以陪伴, 6岁以后发现问题了,爸爸又延续了父辈对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棍棒教育。现在的烦恼,甚至焦头烂额,不是对自己早期的教育失职的报复吗?欠账总是要还的,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一样。
评价一个领导是否成功,看他的政绩;评价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看他的业绩;评价一位家长是否成功,只能看他所教育出来的子女,在社会上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而绝不是有多高的学历、有多大的名声。这就又回到了我在这里探讨的核心内容: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设定为——教会孩子做人!
我与家长打交道多年,经常有焦虑中的爸爸妈妈来向我“求助”甚至“求救”,而令家长们头疼的问题,绝大多数都离不开四个字——“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开始厌学了,怎么办?早恋了,影响学习,怎么办?跟老师对着干,不学了,怎么办?奥数班上了一半不上了,也不给退钱,怎么办?甚至还有总是粗心大意,怎么办?就是不爱写作业,怎么办?上课不专心听讲,怎么办?......什么奇葩问题都有,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您怎么能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家长们的目标很单一,着眼点很明确。但是我不厌其烦地解释:我最不能做到的就是直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我真的没这本事,你关注的是“分儿”,我关注的是“根儿”,找出孩子问题所在的“症结”和孩子出现偏差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经常会适得其反。可悲的是,相当多的情况是,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出在家庭教育不当甚至失误上。父母一个劲儿地管孩子,却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本文摘自《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授权发布。